“互联网+”重塑细胞形态学检验产业链
发布时间:2016.04.12 新闻来源:中国医药报 浏览次数:
“互联网+”重塑细胞形态学检验产业链
日前,记者在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临床检验装备技术与应用学术大会”上获悉,我国临检领域的专家、细胞形态学检验设备企业、相关技术机构等正在积极搭建“互联网+细胞形态学智慧诊断系统”,旨在通过互联网、云技术“重拾”已被边缘化的细胞形态学检验。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临床检验装备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丛玉隆教授就此分析:“临检工作高度依赖于自动化仪器的局面已经造成某些技术、人员的断层。人体的每个细胞就像指纹一样各不相同。再好的自动化仪器也只能识别出不高于60%的异常细胞,因此只能起到筛查作用。而细胞形态学检查有明确诊断价值,是疾病诊断的一个金标准。未来,基于互联网的细胞形态学诊断系统有望形成一个完整产业链。”
重设备轻技术带来尴尬局面
为何必须“重拾”细胞形态学检验技术,并开发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诊断系统?专家告诉记者,20多年前,医学显微镜下人工细胞形态学检查是医院临检人员最常用也是最考验技术水平的方法;如今,大批“高大上”的自动化分析仪器进驻医学实验室,临检人员已经习惯使用这些可以直接出数据的仪器设备,医学显微镜则逐渐受到“冷落”,掌握细胞形态学镜检技术的专业人员更是“青黄不接”。
丛玉隆教授介绍,细胞形态学检验技术发展有两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是上世纪70年代,国外专家提出根据细胞形态学诊断白血病的标准,使得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价值大大提高。二是上世纪80年代,随着医院就诊量的激增,单纯镜检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三分群”、“五分类”自动化细胞分析仪应运而生。这些自动化仪器能大致识别出形态正常的血细胞,如果发现无法识别的细胞,则会提示进一步镜检。这种“过筛”式检查大大解决了标本多、检验人员少、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长、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等问题,给检验科带来了效率和效益,但是也形成了重设备轻技术的尴尬局面。
“近20年来,检验科存在严重忽视镜检的现象,很多检验人员对仪器的功能作用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可以不用做镜检了。这不但造成了一部分误诊,还造成细胞形态学专业人员的断层。临床实践中常出现检验人员不能通过镜检识别异常细胞,甚至寄生虫卵的现象,这在基层和边远地区更为突出。”丛玉隆强调。
张江细胞形态学技术中心主任陈悦博士也表示,细胞形态学诊断在过去20年来一直不受重视,大量全自动化检测设备的应用,在提高初筛诊断效率的同时,却使形态学这一由人来进行诊断的基本手段边缘化。实际上,体液自动分析仪器只能起到筛查作用,而细胞形态学检验是核心,人工显微镜检查仍然是金标准。
互联网+形态学诊断系统大有用武之地
丛玉隆认为,“互联网+”有望将细胞形态学检验带入第三个里程碑。“近年来最核心的技术领域是云技术、互联网、大数据。而智慧医疗、精准医疗、移动医疗都是基于大数据。最近有国内厂家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医学显微镜下的图像上传到云端,再将其发送到形态学诊断专家的手机终端,从而实现了即时传送、迅速诊断”。
据陈悦介绍,互联网+细胞形态学智慧诊断系统包括细胞形态学实验前台、在线细胞形态学网络交互平台、细胞形态学检验专家后台。前台设备包括显微镜、相机、转换器、网卡等硬件,一些检测设备配置了超宽触屏、单人专用计数池,高精度注液泵等,旨在确保生物安全,符合定量检测标准化要求。该系统可实现在线客服、疑难图片专家助诊、远程预警、无线云存储等功能。
“智能技术除了使检测系统能够获取体液样本有形成分的全视野图像外,还能像人脑一样对目标进行分类和识别。而将传统目镜观察转换为LCD/LED大屏幕进行观察,可以降低检验人员工作时的视觉疲劳,从而有效提高检验效率和检验准确率。在日常形态学检验过程中,工作人员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还可通过互联网实时求助模块获得专家权威解答。同时,还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专业讨论和便捷、多样化的学习,从而提高专业水平。”陈悦介绍。
丛玉隆教授认为,能够实时上传数据的医学显微镜系统在基层很有发展空间。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提高细胞形态学诊断水平对于基层医疗机构非常必要。而采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基层医务人员可以将细胞形态学诊断数据传递到每个角落,随时获得专业服务,有助于解决现阶段细胞形态学诊断专业人员严重匮乏的问题。在该系统中,专家、互联网、管理平台三者缺一不可,细胞形态学检验设备厂家也有很多商机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