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医疗废物管理亟待加强
发布时间:2016.05.05 新闻来源:中国医药报 浏览次数:

医疗废物管理亟待加强

  一次性针筒、输液管、药瓶、纱布回收后做成一次性餐具、奶茶杯、饮料杯、果冻杯、棉衣……一家医疗废物处理厂经营人员自曝“干这行真的太没良心,不敢再做这种生意了”——近日,这篇题为《惊人内幕!输液器材回收后竟被做成餐具流入市场》的新闻在多家媒体刊播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医疗废物被列为头号危险废物,因其危险性极高,国家对其有严格的管理规定。
  然而,近年来频发的非法回收利用医疗废物案件说明,当前,医疗废物管理亟待加强。
 
  案件频发  亟须治理
  在上述新闻报道中,废品回收点老板称,回收易拉罐饮料瓶,每个月最多赚几千块;而医疗垃圾,每个月轻松赚三五万。被暗访的一名医院保洁领班表示,谁出的钱多,就给谁。更有甚者,加工厂明知不符合规定,还是将输液瓶掺在餐具原料当中制作。输液管、输液瓶,甚至还夹杂着针头,经过机器粉碎,就这样被溶入了塑料内,外人根本看不出来。
  其实,上述现象并非个案,近年来非法倒卖、处置医疗废物的案件频发,其中不乏大、要案。如:今年1月,在福建省仙游县郊尾镇,执法人员发现多家废塑料处置场里混有大量医疗废物,其中一家就有1800斤,数量惊人;2014年上半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检察院接连受理5起医疗废物污染案件,共查获医疗废物47.2吨;2014年5月,浙江省温州市的一起案件,当场查获塑料医疗废物40多吨,刑拘10人;2013年5月,广东省普宁市的一起案件,刑拘10人,现场医疗废物堆积如山;2014年10月,山东省济南市破获一起特大非法收购、处置医疗废物案件,犯罪嫌疑人聂某累计非法收购、处理医疗废物200多吨;2013年7月,安徽省泗县公安机关查获一起跨省非法转运加工医疗废物案件,当场查获近7吨医疗废物……
  国家对医疗废物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为什么还案件频发呢?据知情人透露,许多医疗机构都不愿意把医疗垃圾送到指定的处置中心,因为送到处置中心,还须缴纳每吨几千元的医疗垃圾处理费用,而直接把医疗垃圾当作废品卖给上门回收的小贩,不但省去运输成本和处理费用,还能得到额外的“废品钱”。不同种类的医疗垃圾收购的价格也不一样,比如输液器皮条的价格每斤为1.2元左右,但加工后的利润却很惊人,成本每吨约1200元的医疗垃圾,加工后的价格飙升到每吨5000元至1万元。
  “目前我国医疗垃圾管理面临运作不规范、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保健学会常务理事宋心仿说,一是医疗垃圾回收网络覆盖率不高。医疗垃圾收集中转站主要辐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大部分农村医疗站、部分城镇偏远小诊所、宠物诊所等未按照相关规定集中回收处理。家庭医疗垃圾仍游走于回收网络之外。二是医疗垃圾被私自回收再地下买卖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在部分私营或乡村医疗机构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这些医疗垃圾未经严格处理被再次利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三是部分医疗机构责任意识淡薄,相关部门监管缺失,存在私自处置、随意丢弃、转手买卖医疗垃圾现象。四是医疗垃圾处理收费政策执行难,欠费、漏费问题较突出,加大了医疗垃圾集中收集难度。
 
  管好源头  依法严打
  “在大多数医疗垃圾案件中,医疗垃圾之所以流向非法渠道,是由于医疗机构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医疗机构是产生医疗垃圾的源头,要想管好医疗垃圾,关键是要做好源头监管。”宋心仿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明确规定,诊疗过程中被病人血液、体液接触过的污染物以及输液管、针头物品都属于医疗废物,必须按规定进行销毁。相关法规也明确,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垃圾在48小时内转出医院。同时,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做到全过程监管,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如果医疗机构严格落实这些规定,就不会出现医疗垃圾被非法回收利用的情况。然而,一些医疗机构要么随意丢弃医疗垃圾;要么将医疗垃圾转交由未取得集中处置医疗废物资质的单位处置;要么将医疗垃圾当成创收的宝贝。因此,有关部门要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重点、有步骤地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深入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混乱、随意丢弃、卖给不法商贩及非法回收利用等问题,对不法行为,要依法从严打击、从重处罚,从而形成强大震慑力。
  “其实,医疗垃圾非法回收问题一直比较突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医疗机构未落实有关规定。”解放军307医院的刘医生说,目前国家对医疗机构如何处置医疗垃圾有较为完善的管理规定,在具体执行中,大医院落实得相对较好,但在一些中小型医院,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给
  了不法者可乘之机。对此,监管部门一方面要督促医疗卫生机构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及化学性医疗废物分类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按规定置于专用包装物及容器内,交由专业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要加大打击力度,让不法者不能也不敢回收利用医疗垃圾。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检察院检察官李学兵认为,违法成本过低和惩罚力度不够,是导致非法加工处置医疗垃圾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据他介绍,不法者回收利用医疗垃圾多采取“零散加工、捉迷藏、打游击”的方式来躲避执法部门的监管,即使个别加工窝点被查,往往因为涉及金额和垃圾数量较少,环保部门只能查扣垃圾和加工设备,对涉案人员教育后一放了之。即使达到起诉标准,法律规定的污染环境罪刑罚也相对偏轻。
 
  完善制度  构建网络
  “治理非法回收医疗垃圾行为须堵疏结合,在强化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完善医疗垃圾回收处置制度,构建医疗垃圾回收网络。”宋心仿建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设置专门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严格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交处置中心处置等环节管理工作,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避免因医疗废物外流导致不良事件发生。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及其他突发事件,要依法、及时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另外,要加紧出台关于家庭医疗垃圾管理规定,杜绝家庭医疗垃圾带来的危害。
  针对不少医疗机构为了节省医疗垃圾处置费用而不愿将医疗垃圾交由专门机构处置的问题,宋心仿认为,有关部门应完善医疗垃圾处置收费制度。首先,政府部门应充分考虑医疗事业的特殊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给予财政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政府埋单。对于农村医疗单位,县乡级财政部门应帮助解决一些运作经费,如配置医疗垃圾专用运输车以及相应处理设备等。其次,医疗垃圾处置要实行公开招标,公正、公开引进多家处置公司,避免产生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第三,相关部门在制定医疗垃圾处置收费标准之前要召开听证会,多途径公布收费依据,听取包括私人小诊所在内的各级医疗机构代表的建议,综合确定费用标准。制定标准要做到细化、量化。
  “医疗垃圾需要专业的回收单位进行处置,但目前尚未建立覆盖广泛的医疗垃圾回收网络,尤其是在基层和农村地区,医疗垃圾回收乱象丛生。”宋心仿说,当前,政府部门要结合基层、私营、农村医疗机构的特点,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医疗垃圾回收网络,实行政府部门统一管理。每个县至少要有一个能辐射全县的无害化医疗废物处理场,确保所有乡、村及私营诊所的医疗垃圾能够百分百得到无害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要加快大型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切实提高医疗废物处置能力。
 
  短 评
  “顶级危险”需“顶级监管”
  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细菌、病菌以及较多的化学毒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病毒性和腐蚀性,其危害性极大,在国外被视为“顶级危险”和“致命杀手”。在我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医疗废物也被列为头号危险废物。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如此高危的废物,竟被回收制成餐饮用具,想想就令人毛骨悚然。
  事实上,我国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医疗废物处置有着严格的规定。“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是当前医疗垃圾处理乱象丛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医疗垃圾产生的源头——医疗机构如果严格落实相关管理规定的话,黑心商贩就不会有可乘之机。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管理?毫无疑问,强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力是唯一的良方。因此,相关执法部门有责任拿出“铁腕”手段,严格执法,特别是要加强源头监管,让每一件医疗垃圾都登记在册、有据可查,使其处于可控、可管状态,堵死医疗废物流入非法市场的通道。同时,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医疗废物安全管理措施,构建无缝监管体系,彻底杜绝非法倒卖医疗废物的违法行为。
  对置人类健康于不顾的黑心商贩,要严惩不贷,让其付出惨痛的代价。只有当违法风险远远高于违法所得时,这些黑心商贩才不敢铤而走险非法回收医疗垃圾。
  总之,对于被称之为“顶级危险”的医疗废物,需要对其实施与危险级别相称的“顶级监管”,决不能有丝毫姑息。

 

网首首页 | 协会概况 | 行业动态 | 协会服务 | 政策法规 | 市场信息 | 关于入会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贵州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航天大道路口科开一号苑   黔ICP备2021005034号    贵公网安备 52011202003604号